数字货币发展到现在,去中心化一直是核心议题之一,隐私保护同样是核心议题之一,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这两者相互依存,不过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,未来能不能找到平衡,这会直接影响数字货币的普及程度。
去中心化的意思是不存在中心化机构进行控制,交易是依靠分布式网络来完成的。就拿比特币来说,它的账本是由全球节点一起维护的,任何单个实体都没办法篡改。不过完全去中心化也会引发效率方面的问题,比特币每秒大概只有7笔的交易速度,这远远比不上中心化支付系统。在现实当中,很多项目采用的是“半去中心化”模式,像以太坊通过分层设计来提高效率,这也许是短期的一种折中方案。
隐私保护和用户资产安全息息相关。早期比特币交易具备匿名性,然而链上信息能够被追踪,通过地址关联,用户真实身份有可能被暴露。后来门罗币运用环签名技术,使得交易输出无法被追踪;Zcash采用零知识证明来实现选择性披露。不过,过度注重隐私引发了监管方面的担忧,部分国家已要求交易所针对隐私币实施更严格的KYC政策。
技术创新正试着解决两者的冲突,近期出现了“隐私智能合约”平台,像Aztec,它在保持去中心化的情况下,借助zk-SNARKs技术使交易细节保密,还有项目尝试“链下隐私”方案,把敏感数据在链下处理,只将结果上链,这些技术能不能落地,还得经过市场和监管的双重检验。
用户需求存在差异,这也会对发展方向产生影响。一般来说,普通用户往往更在意使用起来是否便捷,以及交易成本的高低。